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荔湾区 > 昌华街 > 正文

“徒步+游船”探秘西关,岭南老建筑越看越有意思

| 【记者 早茶】 【摄影 陈文杰】 【编辑 橙子鱼】 通讯员 荔湾区文商旅 | 2021-04-18 21:58:14






“徒步+游船”共同赏建筑、读文化

2021年荔湾湖畔读书节

呈现了有意思的新玩法




4月17日下午,长期从事建筑史研究并参与西关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冯江,带领着市民沿着泮塘一路走向永庆坊,以现场体验和讲解的方式,一一为大家揭晓这些有趣的岭南建筑“秘密。参与的市民与教授一起,从仁威庙出发,徒步走过龙津桥、文塔、陈廉伯公馆、蒋光鼐故居在荔枝湾涌码头登船,经过荔枝湾大戏台、昌华苑、柳波涌、粤剧艺术博物馆到永庆坊码头下船,之后漫步前往永庆坊、恩宁路、八和会馆,然后进入钟书阁。





冯江教授


顺流而下,用“水”读懂岭南建筑



“荔湾以前很多建筑的建设方式以及风格都与水相关,所以要理解我们荔湾的建筑文化,必须要与荔湾的水系结合起来,当我们坐上船才能更好地理解水系对于周边建筑带来的影响。”


教授介绍道,“西关是广州老城区重要的商贸聚集地,而说起西关地区的发展历史,离不开穿城而过的上下西关涌,这两条曾经影响着西关地貌生态变迁的河涌,如今已全部改建成暗渠,但他们对于西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沿着荔枝湾涌河边,冯江以荔湾十八个甫的命名为例,分析了西关的水系与地名之间有趣的联系。“如果在地图上看,从第一、第二甫、第三甫到十八甫,你会发现好几个甫的所在位置看起来毫无条理,但如果你了解到,这些地方历史上都有河涌和码头,沿着水路走,就能理解数字排列次序的逻辑。”




“珠江受潮汐影响大,从主河道、主干河涌和支涌,然后再到水塘,潮汐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所以人们最早聚居的地方都是水塘边上或者支涌边上,这样既能‘趁潮’出行,又能降低洪涝带来的危险。”


冯江表示,荔枝湾周边的岭南建筑大多依水而建,因曾经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以陈廉仲公馆为例,院子里就有一个码头,“以前的船可以直接进到院子里,如果我们不理解水的流向和水位变化,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建筑会在这里出现。”


穿街过巷,用“人”读懂建筑变迁



龙津桥旁,荔湾湖畔,矗立着西关塔。文塔寓意文运昌盛,坊间有传清代广东出过三位状元,他们在赴京赶考途经广州时,都曾到西关文塔祭拜祈福,所以这里也被传是最灵验的功名塔。




文塔旧照



“对于一个地方而言,建筑风格以及材料的变化,还有居住朝向的变更都与整个区域的变迁密切相关。”沿着恩宁路以及永庆大街漫步,一路上冯江与大家谈到恩宁路不同建筑的朝向以及风格变化的原因。冯江表示,从青砖房到红砖房,再到西式建筑,建筑所用的材料以及风格可以让大家了解到他们建造的时间以及当时的情景。


“除此以外,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李小龙故居、銮舆堂还有周边很多老房子的正门都背对着恩宁路,而八和会馆的正门却是面向恩宁路的呢?其实这个也是城市变迁的一个过程,曾经水路是荔湾出行的主要工具,所以当年的房子都是正面面对河涌,而八和会馆以及骑楼街则是在恩宁路建成后才形成。”



八和会馆内


齐赏岭南建筑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钟书阁,冯江与一众参与的市民们一起在这里进行了一场简单的分享讨论。




据悉,4月14至18日举办的“2021湖畔读书节”是荔湾区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的一项新举措。荔湾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荔湾区计划将“湖畔读书节”打造为广州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希望更多市民能通过读书节爱上阅读。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兴盛至关重要,通过在全区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不断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负责人如是说。





相关精彩报道:

泮塘约50米的“长约宴”,吃的是岭南古村的人情味!

“西关人有种随时随地获取幸福感的能力”湖畔读书节之西关美食分享会

千年文化咏流传,西关河畔读诗歌

“悦读”岭南文化,湖畔读书节邀你来打卡!

“三月三·上巳在西关”:汉服秀、开笔礼、读诗会齐上线!精彩文化活动陆续登场→

这个4月,“读”荔湾,抽盲盒!


【图片数 16】※※※※※※※※※※※※※※※※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