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荔湾区 > 岭南街 > 正文

纵览荔湾历史,三本书带你领略岭南文化

| 【记者 岭南小e】【摄影 陈文杰】【编辑 楚韵】 | 2020-05-17 23:05:50








5月17日,在第四十四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前夕,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荔湾区文联、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广州彩瓷鉴赏》《华林禅寺五百罗汉雕像》三部聚焦荔湾历史文化书籍发行仪式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举行。





40余位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以及省市各大博物馆馆长出席书籍发行仪式及岭南文化发展研讨会。会上专家们就弘扬岭南历史文化和挖掘广州十三行历史文化展开了研讨,并就致力于建立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馆展开研讨。






来自广州粤剧院的中国梅花奖得主、著名粤剧艺术家黎骏声等艺术家专程赶到活动现场,为大家献上新编粤剧《十三行》选段,令现场嘉宾近距离领略“十三行商人”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



《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




《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以发生在清代与广州十三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内容,记录了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到咸丰六年(公元1856)纵贯210年的历史,该书以编写体例采用条目编年体大事记略方式,按照年月日书序逐条记载,向读者全方位展现了清代广州十三行发展的兴衰脉络和历史风貌。全书分为4卷,共120万字,收录珍贵图片280余幅。其中:第一卷(1647—1756年),从清初海禁到开海贸易;第二卷(1757—1795年),一口通商政策与十三行制度;第三卷(1796—1830年),十三行行商的起落与沧桑;第四卷(1831—1856年),鸦片战争爆发与十三行制度终结。






《广州彩瓷鉴赏》




《广州彩瓷鉴赏》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共同编撰。原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十三行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霍震霆先生为该书作序。全书共收录王恒冯杰伉俪向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捐赠的700余件外销彩瓷。据王恒先生回忆,十多年前他就开始在欧美收藏广州彩瓷,刚入门时,国内对广彩研究的书籍和资料都非常少,而且有的资料相互间也有矛盾,当时国内的广彩实物也不多,无法参考学习。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从已收藏各个时期的广彩作品当中,窥探到广彩不同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这次出版的《广州彩瓷鉴赏》以年代、器型分类编排,逐一列表,配图对比,突出“鉴”“赏”两方面内容,从收集、鉴赏、源流、用途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将会是广州彩瓷研究的重要著述。






《华林禅寺五百罗汉雕像》




《华林禅寺五百罗汉雕像》是对坐落在荔湾区华林禅寺五百罗汉雕像第一次集中收录展示。除基本的雕像介绍之外,全书聚焦雕刻技艺的赏析和传统文化审美的解读。据介绍,华林禅寺现存五百罗汉像为1993年参照清光绪年间的《五百罗汉图》等资料,取上等香檀木,经木雕巧匠之手,历10余道工序,耗费数年,终得重现。该书图片精美,如果身临其境,直观塑像所带来的感受,相信又会是另一番美的体验。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连登先生亲自题写书名,该书在社会热心人士姚仕洪欧少红伉俪的赞助下完成。





广州市荔湾区作为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十三行遗址所在地,荔湾区委、区政府始终致力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挖掘,近年来,在遗址之上修建起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和粤商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并且推出了广州十三行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为岭南文化的学术研究增添了光彩。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粤剧艺术博物馆和永庆坊,提出“要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19年,《至味西关》《广州彩瓷鉴赏》《华林禅寺五百罗汉》《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等四部分别聚焦“味、赏、境、史”的“乡愁系列”相继落地。据悉,“西关小洋楼”、“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工艺精品集锦”、“漆器与家具”、“清代外销画”、“广绣织锦”、“珐琅彩”等西关华彩的史料与研究也正在加紧梳理中,不久将和读者见面。


【类别 原创】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