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荔湾区 > 西村街 > 正文

西村人物 | 当年他做了这件事,央视都来采访了!

| 【图文记者 陈丹婷】【编辑 虫虫】 | 2019-09-17 12:58:40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是他奉行一生的座右铭。今年84岁的姚光恩出生于国家动乱的时代,8岁河南大旱,他随父亲一路逃荒到陕西。10岁那年,他在地主家当“放羊娃”。经历过苦难的他将生死看得很坦然,也时常能对他人的难处感同深受。前不久,姚光恩立下了遗嘱,表示愿意在自己去世后无偿捐献遗体,为社会做出最后的贡献。


立下遗嘱,无偿捐献遗体                    

采访当天,小e在姚光恩老人家中见到了他。84岁的姚光恩体格清瘦,耳朵有些背,但精气神还不错。当问及为何会产生捐献遗体的意愿时,姚光恩表示,自己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89岁老院士捐献遗体”的报道后有所感触,了解到了遗体在医学上的价值,于是产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为了实现这一想法,姚光恩还专门来到了和苑社区居委会,向工作人员咨询了解关于捐献遗体的事项。后在家人及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立下了遗嘱并前往广州市红十字会办理了相关手续。



广州红十字会颁发的卡片


“我现在上了年纪,不能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生死也很坦然。听说遗体在医学上有很大价值,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想在去世后捐出自己的遗体,对国家做出最后的一份贡献。”姚光恩说道。



厚厚的相册,记录充实过往                    

在姚光恩的家中,有一本厚厚的相册,相册里存放着不少他年轻时候的照片。翻看相册,姚光恩跟小e闲聊起了许多往事。新中国成立后,20岁的姚光恩应征入伍,在广州军区担任通讯兵,至今相册里还存放着他在军队获奖时的照片。




退伍后,姚光恩来到广州铁路局工作,直到1995年才退休。就职期间,他把单位当成了自己的家。同事因为意外患上精神病,非亲非故的他坚持照看三十多年,直到对方去世;退休后他加入公司的“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当起了新员工的“保姆”,关心他们的生活;遇到困难职工需要救助,他会毫不犹豫捐款……在单位里,姚光恩是众所周知的热心人。



姚光恩为职工子女讲故事。


相册里几乎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值得讲述,而其中最让姚光恩印象深刻的,还要数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




“我当时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求学的文章。住在江苏宿迁的一位名叫孙汉的小男孩学习很棒,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却因为家庭困难不得不辍学,我觉得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就寄去了2000元,在当时差不多是我两个月的工资,没想到因为这件事还被央视记者采访了。你看这张照片是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过来采访的时候拍下来的。”姚光恩回忆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当年的杂志已经泛黄。


除了照片,姚光恩还收藏着1996年孙汉寄给他的一封感谢信。在信上,孙汉用清晰工整的字迹向他汇报着自己取得的学习成果。“每次想到你对我的资助,我便有了学习的动力……我参加了北京市高一数学、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今年三月份,我还被学校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看到孙汉在学习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姚光恩感到非常高兴。“后来参加江苏省的高考,他还取得了第一名,现在他在北京当公务员。我很有成就感,帮助他的同时,我也感到快乐。”姚光恩说道。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