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荔湾区 > 龙津街 > 正文

这位龙津街坊画了一百幅国画,还都配上了诗联!| 榜样在龙津

| 作者:【记者 郭展鹏】【编辑 虫虫】 | 2019-04-11 12:47:23

                       






在我们身边,总有形形式式的人,他们当中,有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有的在工作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有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可能是优秀的党员,可能是乐于奉献是义工,也有可能是平凡的街坊。我们希望通过一篇篇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激发每一位街坊心中的奉献精神,在龙津凝聚一股向善的力量。

榜样在龙津



绘国画、作诗词、写对联,需对传统文化有大体认识,创作其中一样已属不易,家住龙津街锦龙社区的黄棠创作《华夏名山一百景》,每幅作品皆配有诗联。


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主席陈柏坚表示:“三几幅画中配诗联,今古人亦有,唯一百幅系列创作,数量之多,以一人之力完成,其艰巨工程真是前无古人,更未见今人试制。”                  









                 


















                


                 
























黄棠热爱祖国河山,常常携带一支笔,一盒墨、一袋干粮上山采风写生,他说《华夏名山一百景》是对其一生艺术创作的总结。






床头常备笔纸记录灵感


年逾八十的黄棠祖籍广东南海,擅长国画山水,兼工花鸟和书法诗词。据说,企业家半仙仰慕黄棠,雅叙时提议创作祖国名山百景,每幅山水画配诗一首、配联一副。


黄棠热爱祖国河山,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便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行踪遍布二十多个省市,积累了大量素材,因此创作名山画图并非难事,诗联创作则要大费精神。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意象。至于对联更要费时间,所谓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联。


白天,黄棠对积累名山大川的素材进行加工,晚上则思考撰写诗联。黄棠说,床头常备笔纸,睡觉时一有灵感便执笔记录,翌日再作整理,诗联便如此创作出来。


付出大量心血而成的《华夏名山一百景》,黄棠表示是对他一生艺术所作的总结。他还表示,现今社会提倡国学,要继承和发扬其优秀传统文化。他身体力行创作华夏名山一百景书画诗联,接地气地传递正能量,这是他最为满意的一点。


国外的风光,他也曾领略,创作了为数不少的作品,但是,他始终觉得与国内的名山作品相比稍有逊色,“自己的感情在中国,所以画国外河山时总感觉有所欠缺。”他表示,自己的根在中国,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



一生坚持追求艺术


黄棠幼时入读私塾,打下国学根基,父亲长年为邻里写挥春,耳染目濡下,他对诗联、书画均感兴趣。工作后,他从未放弃对诗书画艺术的追求,跟随多位名师学习。即使在艰苦的日子,他也没有放弃追求艺术,因为背后有家人支持。


当时,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宣纸是一件奢侈品。黄棠清晰记得,买一张宣纸的钱相当于20斤白米。即使是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他的夫人也为他购买宣纸,支持他习画、写字。后来,黄棠打算辞掉稳定的工作,专心从事艺术。其时,他们的收入捉襟见底,邮寄一封四分钱的信件需要翻箱倒柜才凑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夫人也毫不犹豫地支持他。



由于黄棠此前曾中风,他的夫人担心高强度的工作影响身体,嘱咐他多休息,工作要规律。“过去我上山采风写生,会比较苦。”黄棠上山采风,常常对着山中一景写生,直至太阳下山才离开,午餐便是几个馒头,这对体力、精神要求极高。


如今,黄棠已是岭南名家,他表示自己的成就有一半是夫人的功劳。此外,追求艺术需长期的坚持才有成果,“艺术者要做‘三心’,信心、决心、恒心。从事我们这一行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长期坚持,才会有成绩。”                


各位街坊,你们身边还有哪些榜样呢?后台发消息告诉小e,下期说不定就是他的故事。

               


【类别 原创】

受访者供图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