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荔湾区 > 中南街 > 正文

新祠堂故事|海南村梁氏祠堂

| 【记者 李元源】【编辑 严直高】 | 2019-04-19 15:20:19


       

最近在海南村走访,小e觅得一间祠堂。


祠堂位于海南村增南路附近的大地塘路,朴素、崭新。虽然没有传统祠堂的建筑规模,但是建在村居之中,别有一番温馨之景。

       





1
     


村中的梁氏家族成员梁伟森为小e做导游,根据海南村现存的文字资料记载,海南梁氏祖先在800多年前,从中原迁移到广东南雄珠玑巷,不断南迁,最终来到海南村继而开村建祠堂。


       

小时候听老人讲,祠堂是因祖先得到皇帝的嘉奖而建,过去的梁氏祠堂有三进深,大气磅礴,十里八乡都找不到能与之媲美的。


特殊的历史年代,我们的祠堂遭到了破坏,这让人很心痛,但是我们也无能为力。对于一个氏族来说,祠堂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祭拜祖先,举行大型的聚会,在这里摆祠堂饭,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归宿。


——海南村村民梁文校

       







2
     


新祠堂故事


梁伟森说,考虑到村里的长辈越来越老,我们还有很多同姓兄弟到外面发展,为了能把走出去的人聚会来,为了能圆老一辈再建祠堂的心愿,前些年,我们一些年轻人牵头,凝聚大家的力量,建起了新祠堂,现在每年四月清明期间,我们还会在祠堂里举行大型的祭祖活动,远近的同姓兄弟姐妹都会赶回来拜太公、分猪肉。






烧炮仗、拜天、

拜地、拜祖先,

在祭祖的这一天,

这是一系列“规定动作”。







上周六的祭祖仪式上,

居住在海龙街的梁氏后人,

梁志成、梁裕仁父子特地带来他们编辑成册的诗集,

献给祖先。



先人梁佩兰是著名的诗人,他深深影响了我们,这本册子不仅总结了梁佩兰的诗词,也有我们父子俩的作品,这代表着我们对家园的感情,对家族的感情。今天特地在祭祖的时候带过来献给祖先。

——梁志成、梁裕仁







3
     



老公在家里排行第四,“四婶”这个称呼就被叫开了。四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经长大成人外出工作,平日忙于工作的他们可能没时间回来吃饭,但是每年祭祖这天,孩子们都会早早赶回来。四婶更是积极,预约吃饭人数,拜太公分猪肉,她总是提早为孩子们安排好,“祭祖是大事呀!太公分猪肉,孩子们还没下班,我要早点来帮他们拿。”


四婶是一位朴实热情的传统的中国母亲,对于祭祖,她没有长篇大论的回忆,也没有华丽精美的词藻来描述。但是她满眼的笑容足以传递每年一次的这个“固定动作”对于她和全家人的重要意义。






岁月匆匆,车流滚滚,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前进的脚步,

不少写满故事的祠堂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

令人唏嘘遗憾。

旧祠堂不在,

年轻的新祠堂担负起凝聚血脉的重任。

无论起风还是下雨,

祠堂矗立在那,等待归乡的游子。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